古濟水畔傳古風
百年傳承 國藥瑰寶
——曹氏古濟水阿膠遠銷大江南北
曹氏老膠坊濟水阿膠歷史起源要追溯到明末。梁朝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記載:“阿膠煮驢皮作之,出東阿?!笔抢脰|阿的阿井水煮之而成?!端涀ⅰ罚骸鞍⒕?,乃濟水所注?!睎|阿古治所在今陽谷縣阿城鎮西北之故城,臺前縣境東部古代隸屬之,坐落在與東阿古阿井毗鄰的臺前境內的曹氏阿膠廠,熬膠所用之水與古阿井同為濟水潛流水源,且為古阿井迤西上游之濟水,此水出于太行山南麓濟源王屋山溶洞,經地下巖石和沙礫層過濾,潔凈無瑕,色綠質重,宜于煮膠。
曹氏阿膠生產歷史上源于東阿,三國時魏武帝曹操之子曹植被封為東阿王,他才華橫溢,文貫華夏,但身體羸弱,是一位弱冠書生。來東阿赴任后久服阿膠,精、氣、神大增,身體逐漸強壯起來,寫下了大量不朽詩篇,曹植心地善良,為給百姓治病,他令大建膠廠,一時阿膠生產勃興,遍布和波及今臺前縣境多村。賜予字號,《福,祿,壽,禧,財,等》

迄唐代《二十五史》中記載的歷受三朝皇帝旌表的唐代百忍鄉賢古村人張公藝所主持的張氏大家族,因當時古濟水流于村前,水源豐富優渥,就建起了較大規模的阿膠廠。他曾利用自制的阿膠救活了一時落難的唐王李世民。唐朝武德年間,山東劉黑韃,徐園朗搞地方割據,并在任城(今濟寧)地帶興兵反唐,唐皇李淵派其子秦王李世民帶兵征討。李世民年輕氣盛,竟一人冒險夜入敵營刺探軍情,不料被義軍將士認出,遂圍攻捉拿,李世民殺開一條血路,朝著西北方向落荒而逃。當來到壽張縣古賢村(今臺前縣橋北張村)前,被一條河擋住去路,河上有一木橋,李世民上橋后,由于身體負傷,且人困馬乏,不慎連人帶馬跌入河中,正好張公藝帶家人在河邊習武,遂將李世民從河中救出,抬到家中,此時李世民已昏迷,張公藝急忙燃火溫泡自制的阿膠灌入口中,稍后蘇醒過來。自此每天張公藝用阿膠精心喂之,耐心侍養,不久身體得到康復,遂即言謝而去。后來李世民當了皇帝,為感謝張公藝這位百忍仁善之家的救命之恩,御筆題寫金匾,額書“百忍義門”。門前圣水古濟水,熬膠世家數百年后又在村前濟‘水上撥款修建了古賢大橋。見《張公藝與百忍堂》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曹氏阿膠生產與張氏阿膠一脈相承。曹姓始祖曹叔振鐸之第七十世孫曹炳于明洪武年間遷徙到山東省壽張縣曹集,其后裔一支遷今臺前境曹楊韓諸村。曹家忠厚為本,勤耕殷業,家道興隆。曹氏家人振平系古賢村張家阿膠廠作坊師傅,后來為發展家庭工商業,提高熬膠技藝,去曹氏先人曹植主政的東阿縣古阿井處阿膠廠取經,并在壽張縣九嶺之首玉皇嶺附近辦起了阿膠廠。玉皇嶺為自然形成的紅土山嶺,原高60米,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600米。自西南而來的古濟水瀠迴山崗,由于地質的原因,濟水滲透地下數百米,形成了一個巨大山泉,終年不涸,水潤皇嶺,萬木蔥蘢。水是阿膠之魂,曹氏族人利用濟水形成之泉水興建了阿膠廠,納天地之精華,生產之時又適逢道家在玉皇嶺興建了規模宏大的玉皇閣道觀,此地又臨壽張至鄆城、鄄城、古范縣四縣交通之要道,形成了輻射四周百里之集貿市場,店鋪林立,門坊櫛比。董事長曹之營之高祖父曹文彩,在1876年清末民初時期臺前縣玉皇嶺(原壽張縣)集市中心興辦了專門銷售糖,膏,阿膠的店鋪,產品以濟水為名金字招牌創建“古濟水阿膠,濟水福字、濟水祿字、濟水壽字、濟水禧字、濟水財字,”品牌系列,由于曹氏阿膠的治病神力,四方商賈前來購膠者絡繹不絕,尤其南方商人運來大批竹貨和江米,傾一銷后全部購成曹氏濟水阿膠運回暢銷江南州邑,曹氏阿膠一時名冠四方。
1978年建立了曹氏阿膠廠、2009創建濮陽市三膠實業有限公司、阿膠市場前景良好,發展曹氏阿膠,傳承先人技能,2015年投資擴大建廠,向國家立項,申請注冊成立貢膠古濟水老膠坊藥業有限公司。2016年曹氏阿膠產品被世界文化外交協會列為非遺國禮送外賓。2019年《曹氏老膠坊,糖,膏方,阿膠漿,阿膠,》產品被評選“河南老字號”,中原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入選老字號,需要擁有世代傳承的獨特產品、精湛技藝和服務理念,承載中華民族的“工匠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巨大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曹之營表示:“曹氏阿膠將以入選河南老字號為契機,秉承真材實料、童叟無欺的祖訓,進一步傳承傳統工藝,運用現代科技,弘揚傳統文化,造福廣大百姓。2020年公司被省,市,縣級,頒發AAA級企業證書,立信單位。